【企业投资动态】上峰水泥向璞达创投增资7600万元,加码储能投向昆宇电源
12月29日,上峰水泥(000672.SZ)为落实战略发展规划,在立足主业的同时适度开展新经济产业股权投资,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全资子公司宁波上融物流有限公司为出资主体与专业机构合资成立私募投资基金——苏州璞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上融向璞达创投增资 7,600 万元用于投资新的项目东营昆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东营昆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锂电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综合性产业集 团,聚焦电力储能、通信储能与消费类电池,布局工商业储能、UPS、绿色出行 电池产品等,作为全球一流的智慧锂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网 络能源、电力储能、绿色出行、消费类电池等锂电储能系统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投资影响:本次新经济产业财务投资基于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符合公司“一主两翼”战略中新经济产业股权投资翼的目标规划范围;本次投资的昆宇电源在储能行业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发展成长迅速,符合匹配公司重点投资方向。股权投资翼的持续拓展对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和主业升级延伸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抵御单一产业周期波动风险、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构建了重要支撑。
【企业财务分析】
上峰水泥(000672.SZ)公司多年来主要专注于从事水泥熟料、水泥、特种水泥、混凝土、骨料等建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充分应用已有资源向相关产业延伸,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成为公司重要新业务,同时公司正在向与基础设施产业链相关的“光伏+储能”、智慧物流等业务拓展升级。
2021年公司主产品水泥熟料累计生产1,618万吨,同比增长 21.6%;水泥累计生产1,556万吨, 同比增长33.9%;水泥熟料对外销售548万吨,水泥销售1,533万吨,水泥和熟料累计销售2,081万吨,同 比增长22.48%;全年砂石骨料销售1,335万吨,同比增长3.2%,商混产品销量55万方,同比增长34%,全部水泥熟料生产线利用余热发电 4.48亿度,同比增长25%;主产品售价方面,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产 品价格中枢整体抬升,2021 年度熟料全年平均售价同比上升31.01元/吨,水泥平均售价同比上升24.37元/吨。
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22.01%,资产报酬率为7.85%,净资产收益率为10.0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0.11%。公司实际投入到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1,476,156.01万元,内部经营资产收益率是7.51%,对外投资的收益率是2.27%。
图表1:盈利能力指标表
【行业相关数据分析】
上峰水泥主营业务是水泥等建材产品的制造和销售,2021年水泥行业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8.02%,因此选择26家主要从事水泥产品相关业务的公司作为水泥行业样本进行分析。
行业投资包含金融投资及长期经营性资产投资这两种类型。2022年三季度行业长期投资总额为6,007.1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3.25%,较上年增长了0.08%。其中金融投资918.9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14%,较上年减少了1.04%,长期经营性资产投资5,088.2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5.10%,较上年增长了1.12%。
图表2:投资结构表
当期行业金融投资规模缩减了61.76亿元,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04%。其中金融产品投资151.84亿元,占金融投资总额的16.52%,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8.97%;长期股权投资373.33亿元,占金融投资总额的40.63%,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00%;投资性房地产393.73亿元,占金融投资总额的42.85%,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97%。
图表3:金融投资构成表
结合扣除金融资产及收益后的经营性资产报酬率,分析经营性资产规模的变化对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当期行业EBIT为433.39亿元,较上年减少了351.16亿元,增长率为-44.76%;经营性资产报酬率(即EBIT扣除投资收益后与总资产除金融资产后的金额的比值)为3.95%,较上年下降了5.00%。整体来看,盈利能力并没有随着经营资产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说明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所下降。
图表4:投资情况对比表
【同业借鉴】水泥企业拓宽储能领域业务有助抵御行业周期波动风险
上峰水泥在整个水泥行业中为中等规模,除华东部分区域外暂无产能规模领先优势,在与行业龙头在各地的竞合中体现了较好的“补位”战略,在部分集中区域则发挥了较好的竞争优势。上峰水泥采取分阶段推广技术创新,引入外脑的发展路线,以“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场景及转型升级紧迫性为依托,加快储能及新能源领域与水泥行业技术融合领域的探索研究,结合碳资产管理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升级,股权投资翼的持续拓展对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和主业升级延伸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抵御单一产业周期波动风险、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构建了重要支撑,银联信认为此案例值得同业学习、借鉴。
电池 储能 能源 电力储能 通信储能 工商业储能 锂电储能系统 碳中和 煤炭 储能领域